沱江资阳段没桥的年月,亲历的过河故事。
如今,沱江资阳段多桥飞架,再无望河兴叹。而没桥的年月,资阳人过河难的故事,却记忆犹新。
1976年国庆前, 县城与沱东区乡之间,无论人和车辆,全靠船只摆渡。1957年, 由于资乐公路通车, 县城东河边汽车码头配套而建, 两艘人力木质“汽车船”人车混载,一趟只能载3辆汽车和少许人。夏季涨大水封渡, 只好望河兴叹。 上世纪60年代,我曾有多次过河经历,但是有3次记忆犹新。
三年困难时期的1960年, 城镇人口由国家低标准定量供应粮食。当年粮食减产,以 “红苕县” 著称的资阳,供应居民的大米折算成红苕, 还得自己到乡村去挖运回来。我们大东街居委会的被分配到河东文明公社的生产队挖红苕。那时,我在读小学, 也和同院子十多人拉上两个架架车,天不见亮就吆喝着出发了,汽车码头已是黑压压的一大片,车来人往,人声鼎沸。我们小组领头的曾大妈看这阵势,赶忙挤到汽车船边登记排队。眼看一拨拨同样是拉车背筐的人过河, 轮到我们已经是近11点了。过河后急忙赶路, 找到对口的生产队,不觉太阳已经当顶。村民已用平日煮猪食的两口大锅, 做好了几十斤鲜红甜腻的红苕大餐。午后, 集中在一块大苕土, 挖完后过秤、装车, 急急上路往回赶。在河对门码头依然排队过河, 拉回城里, 再一家一户按斤分配, 已是掌灯时分。
到1965年, 我再次过河, 也是终身难忘的一次。我们25名应届生, 成为资阳县城关镇第二批下乡老知青, 到丹山区大腰公社林场集体落户。那天, 县劳动局知青安置办、 城关镇在老电影院前举行欢送大会, 人们在和平路夹道欢送。我们每人胸佩大红花, 身背书写有 “广阔天地” 的大草帽, 在满街的鞭炮声中, 快步跑向停靠在百货公司旁的汽车, 一路缓行到了东门汽车码头, 等待过河的车辆和人仍然较多, 还好, 我们的汽车享受优惠马上上船。原来的木质人力汽车船, 已经换成双机动力铁壳渡船, 一次可容7辆汽车和部分人员。汽车船缓缓驶离码头,我们站在船板上和岸上送别的家人、 亲属挥手道别。
1967年, 资阳县工总宣传队, 在文化馆、师范校等单位挑选部分文艺爱好者, 但人员不足,又在知青中抽出十人, 集中在检察院大院排练一台节目, 到全县各区镇宣传演出。我们乘大卡车赴南津、 保和、 中和、 丹山、 伍隍、 小院等区, 每晚一场。一周后回城, 汽车到达河对门码头已经是晚上近十点, 码头黑灯瞎火, 汽车船停在县城东门码头,那时又没手机联系,只能扯开嗓子喊船了,大家齐声向着河对岸喊 “开船了” , 还打开手电筒挥舞。 汽车船闻声开过来了……
资阳人民盼望修桥, 资阳经济发展需要建桥。1976年国庆节, 东门河大桥 (沱一桥) 建成通车, 从此告别了船载汽车过河的历史。如今, 建成和在建五座沱桥, 让两岸城乡间来往快捷便利, 城东新区正在崛起, 但是, 沱江没桥的年月, 资阳人不会忘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