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养老”变“享老”——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荣膺全国“敬老文明号”
近日,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表彰了一批“敬老文明号”,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荣膺该称号,成为该院获得四川省医养服务示范单位称号后,又一份国家级重要荣耀。
为什么在众多的机构中,第四人民医院能够成为资阳唯一获得该称号的单位呢?带着好奇,走进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。
走进医院,你很难把它与传统医疗机构划等号。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,取而代之的是满园花香;没有冰冷的走廊,随处可见防滑扶手、紧急呼叫按钮和适老化的贴心设计。医院环境宽敞优美,园林式布局、适老化设计、合理分区的功能空间,让长者不仅能感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、温馨的养老服务,还能感受到鸟语花香、果实累累。在康养中心,一幅幅温情画卷徐徐展开:书法室内,银发长者凝神静气,笔走龙蛇,墨香氤氲间,岁月沉淀为从容;绘画室里,护理员与老人并肩执笔,色彩斑斓中流淌着理解与陪伴;棋牌娱乐室笑语盈盈,棋局对弈间,智慧与情谊交织升腾……这里被长者们亲切地称为“第二个家”。
荣誉之基:推行“治未病“服务模式,全力维护老年健康
医院针对老年人慢性疾病多、身体状况特殊等情况,以医、康、养结合为特色,推行创新打造五大健康管理方案:“慢病管理、康复理疗、心理关怀、营养支持、文化体育参与”五方面并重的服务模式:制定“西医康复训练 中医调理”双轨计划,个性化定制运动处方、理疗方案,促进功能恢复,满足长者多元化健康需求;关注长者情绪心理问题,建立“入住即评、定期监测、分层干预”的心理支持体系,通过谈心疏导、团体活动、家庭联动等方式,有效缓解孤独、焦虑等情绪问题;设立营养科,由专业营养师根据长者身体状况需求量身定制膳食方案,确保营养均衡、科学摄入;每日根据长者身体状况精心组织音乐疗愈、手工制作、健身操等多样化文体活动,激发长者生活热情。
调查显示,半数以上长者入住一年后住院率大幅下降。其中,对70名失智老人的专项调查显示,住院频次显著降低16.7%,成效显著。“在这里,父亲不仅身体被精心照料,心也被温暖了。”一位家属不禁感叹,“我们终于能安心工作,又能常来看他,亲情不再被距离和疲惫割裂。”
荣誉之盾:专业医疗护航,筑牢生命安全保障
依托“三甲”医院的医疗资源,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构建起覆盖老年医学全领域的专业服务体系。医院重点打造老年认知障碍、慢性病管理、精神心理等多学科团队,健全老年呼吸、心脑血管疾病、急危重症救治等全方位诊疗网络,为高龄、失能、慢性病老人提供坚实的生命守护。
院内配备核磁共振、GE多层螺旋CT、“天眼AI”智能CT、百级层流手术室、重症监护室(ICU)、血液透析中心及现代化内镜中心等先进设备,实现精准诊断与高效治疗。更令人安心的是,医院建立了“5分钟绿色就医通道”,一旦长者突发急症,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评估、转运与抢救,抢救成功率高达98%。这种“院中即院”的急救优势,彻底打破传统养老机构“小病拖、大病转”的困局,真正实现“有病及时治、无病安心养”的闭环服务。
荣誉之暖:专业照护全天守,胜似儿女在身边
在许多家庭,子女忙于工作、孙辈尚需照看,老人谁来陪?成了难以言说的心事。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用实际行动回应这份牵挂,创新推出“24小时无家属照护服务”,让专业照护代替儿女守在长者身旁。
由持证护工、康复师、营养师、心理辅导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,三班轮值,全程守护。从晨间唤醒、洗漱用餐,到日间活动、用药康复,再到夜间巡视、应急处置,事事有人管,处处有温情。每位护工均经过“理论 实操 人文关怀”系统培训,掌握30余项标准化流程,专业规范,更懂沟通,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,成了长者们嘴里的“小张”“小李”,甚至是“闺女”“儿子”。不少长者笑着说:“孩子们上班辛苦,这里有你们就够了,比儿女还细心!”
荣誉之智:智慧养老有温度,关爱时刻不断线
而科技的温度,在这里同样熠熠生辉。智能服务机器人“小丽”的上线,开启了智慧养老的新篇章。“小丽,医生办公室怎么走?”87岁的王爷爷轻声呼唤。圆头圆脑的“小丽”随即转身,温柔回应:“请跟我来,前方右转。”它缓缓前行,还不忘提醒:“注意脚下,慢点走,不着急。”这不仅是导航助手,更是会聊天、能监测、懂关怀的“电子家人”。它可定时巡视房间、采集基础体征数据,并通过云端系统实时推送给医护人员与远方子女,让牵挂不再隔着屏幕。
目前,医院正全面推进智慧养老升级工程,已启动近200间智慧养老居室的分阶段建设。每间居室将配备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设备,实现对心率、呼吸、睡眠质量的无感化动态追踪;引进近100张智慧护理床,集成离床报警、体位调节、压力监测等功能,构建“健康监测—风险预警—应急响应—生活辅助”一体化的智能照护体系。科技不再是冰冷的代码,而是化作无声的守望,守护每一个安眠的夜晚。
初心如磐,绘就“最美夕阳红”
“这份荣誉,属于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医院工作者,更属于每一位信任我们的长者和亲属,”院党委书记唐通达深情表示,“我们始终牢记‘民政为民、民政爱民’和医疗卫生机构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,把这份荣誉转化为持续前行的动力,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展现担当,将政策的温暖转化为长者实实在在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共同绘就最美夕阳红的资阳幸福图景”。












游客